• 欢迎您,
  • 请登录 注册

    资讯中心

    努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发布时间:2015-03-27 00:00:00浏览次数

     

          部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广受各界关注。

      “要坚决打掉融资难、融资贵这个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拦路虎。”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在本次两会政协全体大会上发言时如此表示,并认为,中国实体经济企业融资成本之高在全世界都是少见的。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

      在货币信贷存量较大,增速也保持较高水平的背景下,部分企业却感到“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更加突出,这不能不说是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所呈现出的结构性矛盾。导致这一问题的因素较多,既是经济问题的反映,也有金融失衡的原因。央行在去年发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指出,“融资难、融资贵”的成因非常复杂,既有宏观经济因素又有微观运行问题,既有实体经济因素又有金融问题,其中债务率较高及风险溢价上升是重要原因,这又与股本融资不足、部分主体存在财务软约束、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较大等体制机制性因素有关。

      对于这一问题,在本次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再度进行了广泛探讨。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审计局副局长丁时勇表示,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结构失衡。他认为,近年来,我国大量民间资金纷纷流入虚拟经济,导致金融资源错误配置。同时,中小型企业由于自身信贷条件缺乏,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而在企业的融资结构上,企业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之间的比例也严重失衡。李稻葵委员同样认为,“融资难、融资贵”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经济日益加剧的融资结构、投资结构严重不匹配。他表示,中国经济的融资结构是以银行贷款及信托等短期融资为主,商业模式导致它们的融资只能是中短期的,反观我们的投资结构,却不断长期化。

      在找到问题症结所在的同时,我们不禁要问,究竟该如何化解这一矛盾,如何努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要化解上述种种问题与矛盾,显然并非简单采用总量政策就可以解决,也不应只是从金融角度寻求对策。换言之,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需要针对造成这一“病症”的原因,综合施药。

      全国政协委员、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原总裁梅兴保表示,有效缓解实体经济和民众创业的融资难题,必须牢固树立普惠金融的理念,在要求传统金融机构继续做好服务的基础上,要以满腔热情积极引导和大力扶植民营资本办金融。为此,梅兴保委员建议,要增强紧迫感,加快民营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步伐;推进金融机构混合所有制改革,拓宽民间资本进入金融行业的渠道;引导民营资本借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壮大。

      李稻葵委员则表示,要从根子上解决中国经济“融资难、融资贵”这一难题,必须从金融体制改革上下狠工夫。他建议,必须把长期基础建设的融资从商业银行和信托中剔除出去;同时适当扩大地方债规模,让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直接面向债券市场募集长期建设资金,降低地方政府的融资成本,倒逼地方财政对资本市场公开透明,提高地方财政以及长期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率。

      实际上,为化解部分企业融资结构性矛盾,国务院和各部委相继出台了多项举措,“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一些地区和领域呈现出缓解趋势。去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金十条”,要求金融部门采取综合措施,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此后的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再度出台十条措施,进一步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央行在坚持稳健货币政策基调不变的前提下,灵活运用政策工具组合,有效引导利率下行。本次政府工作报告则提出,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并特别强调,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推进金融改革。这些举措,被认为对于化解融资矛盾、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将发挥重要作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要看到,当前融资结构失衡、部分企业融资成本较高等问题由来已久。化解这些矛盾,如同经济结构调整一样,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最大程度凝聚共识,完善各项改革举措,使好的制度切实落地,问题与矛盾终将得到有效化解。